书籍详情
《 大规模语言模型:从理论到实践》[64]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大规模语言模型:从理论到实践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张奇 桂韬 郑锐 黄萱菁 等
  • 出版时间:2024-01-01
  • 热度:2828
  • 上架时间:2025-03-08 06:13:5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解码大语言模型奥秘,引领机器智能新时代!

√详细介绍构建LLM的四个主要阶段:预训练、有监督微调、奖励建模和强化学习。每个阶段都有算法、代码、数据来源、难点及实践经验的详细讨论。

√结合作者在NLP领域多年的研究经验、超300篇相关论文深度研读感悟!

√分享作者团队从0开始研发复旦大学MOSS大语言模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读者展示大语言模型训练的全流程细节。

√配全书PPT课件。

 
内容简介

2023年ChatGPT火爆全球,以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本书详细介绍了构建大语言模型的四个主要阶段:预训练、有监督微调、奖励建模和强化学习。每个阶段都有算法、代码、数据、难点及实践经验的详细讨论。本书以大语言模型的基础理论开篇,探讨了大语言模型预训练数据的构建方法,以及大语言模型如何理解并服从人类指令,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扩展应用和评估方法,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视野。 本书旨在为对大语言模型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入门指南,也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自然语言处理相关课程的补充教材。

作者简介
张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兼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信息检索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多次担任ACL、EMNLP、COLING、全国信息检索大会等重要国际、国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领域主席、讲习班主席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多个项目,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美国授权专利4项。获得WSDM 2014最佳论文提名奖、COLING 2018领域主席推荐奖、NLPCC 2019杰出论文奖、COLING 2022杰出论文奖。获得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计划、复旦大学“卓越2025”人才培育计划等支持,获得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汉王青年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ACM上海新星提名奖、IBM Faculty Award等奖项。

桂韬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大语言模型的基本概念 1
1.2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 4
1.3 大语言模型的构建流程 8
1.4 本书的内容安排 11
第2章 大语言模型基础 13
2.1 Transformer结构 13
2.1.1 嵌入表示层 14
2.1.2 注意力层 16
2.1.3 前馈层 18
2.1.4 残差连接与层归一化 19
2.1.5 编码器和解码器结构 20
2.2 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GPT 25
2.2.1 无监督预训练 26
前  言

本书围绕大语言模型构建的四个主要阶段——预训练、有监督微调、奖励建模和强化学习展开,详细介绍各阶段使用的算法、数据、难点及实践经验。

预训练阶段需要利用包含数千亿甚至数万亿单词的训练数据,并借助由数千块高性能GPU 和高速网络组成的超级计算机,花费数十天完成深度神经网络参数的训练。这一阶段的难点在于如何构建训练数据,以及如何高效地进行分布式训练。

有监督微调阶段利用少量高质量的数据集,其中包含用户输入的提示词和对应的理想输出结果。提示词可以是问题、闲聊对话、任务指令等多种形式和任务。这个阶段是从语言模型向对话模型转变的关键,其核心难点在于如何构建训练数据,包括训练数据内部多个任务之间的关系、训练数据与预训练之间的关系及训练数据的规模。

奖励建模阶段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文本质量对比模型,用于对有监督微调模型对于同一个提示词给出的多个不同输出结果进行质量排序。这一阶段的难点在于如何限定奖励模型的应用范围及如何构建训练数据。

强化学习阶段,根据数十万提示词,利用前一阶段训练的奖励模型,对有监督微调模型对用户提示词补全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估,与语言模型建模目标综合得到更好的效果。这一阶段的难点在于解决强化学习方法稳定性
不高、超参数众多及模型收敛困难等问题。除了大语言模型的构建,

本书还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和评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将大语言模型与外部工具和知识源进行连接、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自动规划,完成复杂任务,以及针对大语言模型的各类评估方法。

本书旨在为对大语言模型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入门指南,并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自然语言处理相关课程的大语言模型部分的补充教材。鉴于大语言模型的研究仍在快速发展阶段,许多方面尚未得出完整结论或达共识,在撰写本书时,笔者力求全面展现大语言模型研究的各个方面,并避免给出没有广泛共识的观点和结论。大语言模型涉及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等众多领域。因此,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系统地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课程。阅读本书也需要读者了解分布式计算和异构计算方面的基本概念。如果读者希望在大语言模型训练和推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系统学习分布式系统、并行计算、CUDA编程等相关知识。

媒体评论
大规模语言模型的成功研发和应用,帮助人类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大规模语言模型:从理论到实践》是张奇教授等几位作者的倾心之作,作者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基础理论、技术演进、训练方法和实践应用。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翔实的技术细节,更展示了作者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严谨理解。对于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来说,本书无疑是进入大规模语言模型领域的案头参考书。
王小川,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

大规模语言模型是技术发展最快的研究和产业方向,没有之一。然而,很多人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学生也没有深入研究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实践机会。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多年的研究经验、近300篇相关论文深度研读感悟,特别是作者团队从零开始研发复旦大学大规模语言模型过程中经历的切身实践经验,最终形成本书,为读者展示了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的全流程细节,同时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设计每一步的原理和效用,值得所有具备科学精神、想搞清楚大规模语言模型到底是怎么训出来的投资人、管理者认真阅读,更值得所有想从事或刚从事大规模语言模型研究和改进的研究人员深度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