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本书充分发扬中国传媒大学的传统优势,重视媒介信息建构与传播的具体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案例教学,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职业化的模拟训练,努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传媒文本读解能力,熟练掌握对色彩、声音、画面、图形、文字等传播符号的操控技术,并能够在创造性、创新性思维指导下灵活运用媒介信息建构与传播的技能、技巧。主要介绍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内容。
宫承波(1966~),男,山东省章丘市人。2000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赴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参加学术访问与交流。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媒体创意专业主任、媒体创意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有专著《媒体创意导论》、《传播学纲要》,另有合著《民族审美心理学》、《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中外美育思想家评传》等,发表论文、评论40余篇。 方毅华,1962年8月生于新疆,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后在媒体从事8年新闻编辑工作。1994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新闻学。主讲《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研究》、《新闻评论写作》、《节目构思与分析》、《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编辑学概论》等课程。参与撰写的专著和教材有《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规范研究》、《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等。发表《节目本位论》、《有效传播论》等学术论文30余篇,曾先后8次获**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奖励。 唐远清:1971年出生于四川省开江县。新闻学博士,新闻学博士后。本硕博先后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1995年起从事新闻采编、经营工作,先后担任报社编辑、记者、记者站站长,杂志策划、执行主编等职。2006年7月分配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任教。2007年8月成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培养)首位入站博士后。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独著《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兼论新闻学学科体系建构和学科发展》。参与《新中国传媒50年》、《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及新闻思想研究》、《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实务》、《新世纪大众传媒的发展——中俄学者的对话》、《新闻业务》等图书的编撰,承担策划、统稿、终校、主编等工作。
拥抱创意时代(代总序)
**章 新闻采访
**节 新闻采访总论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业务
第三节 新闻采访策划
第四节 发现新闻
第五节 采访前的准备
第六节 采访的实施
第七节 采访后的整理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闻写作
**节 新闻写作概论
第二节 消息写作
第三节 通讯写作
第四节 特写写作
第五节 深度报道写作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闻编辑
**节 编辑与新闻编辑
第二节 报纸新闻稿件选择
第三节 报纸新闻稿件修改
第四节 报纸版面编排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闻评论
**节 新闻评论及其体裁特征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构思
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表达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闻摄影
**节 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新闻摄影的概念
第三节 构图的原则和技巧
第四节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第五节 新闻摄影的拍摄策略
第六节 新闻摄影的体裁
第七节 图片编辑与说明
第八节 摄影记者的素养与道德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新闻漫画
**节 新闻漫画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新闻漫画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新闻漫画实例解析
第四节 新闻漫画的创作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广播电视新闻
**节 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第四节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第五节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六节 新闻栏目编排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网络新闻
**节 网络新闻概说
第二节 网络新闻采写
第三节 网络新闻编辑
第四节 网络新闻评论
第五节 网络新闻专题
第六节 网络新闻的页面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