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名称: 媒介素养与政治传播/当代媒体新闻实践丛书 |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 | 出版时间:2012-03-01 |
作者:骆正林|主编:刘荃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 2012-03-01 |
定价: 39 | 页数:303 | 印次:1 |
ISBN号:9787504365958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1 |
骆正林(1969— ),安徽繁昌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政治传播和传媒经营。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形势下的舆沦引导新格局研究”(07CXW00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新闻素养和应用新闻媒体能力研究”(06ISBXW003)等各类课题六项已在《新闻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新疆社会科学》、《同济大学学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体育学刊》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0多篇。出版的专著有:《媒体舆论与企业公关》、《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和《新闻理论教程》。
**章 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与政府执政能力建设
**节 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
第二节 政府官员媒介素养对政府执政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在现代舆论环境下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主要内涵
第四节 政府官员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
第二章 适应执政转型变革政府传播观念
**节 执政环境的变化与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型
第二节 舆论环境的变迁与政治传播观念的变革
第三章 尊重新闻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节 根据新闻体制的变化调整政治传播政策
第二节 尊重媒体的职业特征改进舆论引导策略
第三节 熟悉媒体的运行机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第四章 参与内容生产巧妙设置政治议程
**节 根据新闻生产标准制作政治传播内容
第二节 按照信息把关原理控制媒体内容生产
第三节 根据文本制作规律建构政治传播文本
第五章 把握公众心理提高政治传播效果
**节 转型期中国公众社会心理的演变
第二节 公民参政背景下政治传播的策略
第六章 合理运用媒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节 和谐社会建设与媒体的角色定位
第二节 官员的媒介素养与突发事件应对
第三节 和谐社会建设与农村文化传播事业
第四节 农村群体性事件中舆论的引导策略
第七章 贴近基层群众顺应舆论民主执政
**节 政府的自信与社会舆论的理性传播
第二节 电视辩论透露出的“执政新思维”
第三节 政府官员的举止与公共形象的传播
第八章 评析经典案例借鉴前人得失经验
**节 汪精卫投敌后伪政权的舆论传播
第二节 伊战期间布什政府的形象传播与危机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