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3版》[56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3版

  • 出版社:互动创新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5-11
  • 热度:10500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书[0名0]:  计算[1机1]控制系统 [0第0]3版|4894988
 图书定价: 59.8元
 图书作者: 
 出版社:  [1机1]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1/1 0:00:00
 ISBN号: 9787111514121
 开本: 16
 页数: 415
 版次: 1-3-1
 作者简介
李正军,山东[0大0][0学0]教授,[1主1]要从事智能仪器仪表、计算[1机1]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电力监测网络仪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方[mian]的科研和教[0学0]工作。。先后[1主1]编了《计算[1机1]测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计算[1机1]控制系统》等多部图书。
 内容简介
《计算[1机1]控制系统([0第0]3版)》是“十一五”[0国0]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应用,全[mian]系统地介绍了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编者三十多年教[0学0]与科研实践[纟巠]验的基础上,吸收了[0国0]内外计算[1机1]控制系统设计中所用的[亲斤]技术编写而成的。书中还介绍了编者在计算[1机1]控制[令页]域的[亲斤]研究成果。
《计算[1机1]控制系统([0第0]3版)》共分10章,[1主1]要内容包括: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发展趋势、计算[1机1]控制系统设计基础、HMI与打印[1机1]接口技术、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数字控制技术、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软[亻牛]设计、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设计、基于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亲斤]型DCS的设计及其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设计方[0法0]。全书内容丰富,体系先进,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注重工程应用技术。
《计算[1机1]控制系统([0第0]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各类自动化、电子与电气工程、计算[1机1]应用、信息工程、自动检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同时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1机1]控制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出版说明
[0第0]3版前言
[0第0]2版前言
[0第0]1版前言
[0第0]1章绪论
11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概念
111常规控制系统
112计算[1机1]控制系统
12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组成
121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硬[亻牛]
122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软[亻牛]
13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分类
131数据采集系统(DAS)
132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
133监督控制(SCC)系统
134集散控制系统(DCS)
135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
136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137工业过程计算[1机1]集成制造系统(流程CIMS)
138网络控制系统(NCS)
139复杂流程工业控制系统
1310嵌入式控制系统(ECS)
14计算[1机1]控制系统采用的技术和发展趋势
141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142采用[亲斤]型的控制系统
143实现[z1u1i][0优0]控制
144自适应控制
145人工智能
146模糊控制
147预测控制
148[0第0]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ム
习题
[0第0]2章计算[1机1]控制系统设计基础
21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
211Von仠漀爀攀愀洀愀渀堀储空间配置结构
212Harward存储空间配置结构
213Preston存储空间配置结构
22译码电路的设计
221简单译码集成电路
222可编程逻辑器[亻牛]
223通用阵列逻辑器[亻牛]
224边界扫描技术
225GAL器[亻牛]译码应用实例
23I/O接口电路的扩展技术
231用锁存器扩展简单的输出口
232用三态缓冲器扩展简单的输入口
233用移位寄存器扩展I/O接口
24内部总线
241PCI总线
242PC104总线
25外部总线
251IEEE488总线
252USB接口
253串行通信基础
254RS232C串行通信接口
255RS485串行通信接口
26MODBUS通信协议
261MODBUS通信协议概述
262两种传输方式
263MODBUS消息帧
264错误检测方[0法0]
265MODBUS的编程方[0法0]
习题
[0第0]3章HMI与打印[1机1]接口技术
31[0独0]立式键盘接口设计
311键盘的特点及确认
312[0独0]立式按键扩展实例
32矩阵式键盘接口设计
321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
322按键的识别方[0法0]
323键盘的编码
33旋转编码器接口设计
331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332旋转编码器的接口电路设计
333旋转编码器的时序分析
334旋转编码器的软[亻牛]设计
34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341显示技术的发展
342显示器[亻牛]的[1主1]要参数
35LED显示器接口设计
351LED显示器的结构
352LED显示器的扫描方式
36段型LCD显示器接口设计
361LCD的发展过程
362LCD的特点
363LCD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364LCD的驱动方式
37触摸屏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71触摸屏的发展历程
372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373工业常用触摸屏产[0品0]介绍
374触摸屏在工程中的应用
38打印[1机1]接口电路设计
381标准Centronics接口
382应用实例
习题
[0第0]4章过程输入输出通道
41传感器
411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及构成
412传感器的基本性能
413传感器的应用[令页]域
414基准电压源和恒流源
415温度传感器
416湿度传感器
417流量传感器
418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419[1光1]电传感器
4110气敏传感器
4111霍尔传感器
4112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4113压力传感器
4114CCD图像传感器
4115位移传感器
4116加速度传感器
4117PM25传感器
42变送器
421变送器的构成原理
422差压变送器
423温度变送器
43执行器
431执行[1机1]构
432调节[1机1]构
433执行器的选用
434阀门定位器
44模拟信号放[0大0]技术
441运算放[0大0]器及其应用
442测量放[0大0]器
443程控增益放[0大0]器
45采样和模拟开关
451信号和采样定理
452采样/保持器
453模拟开关
45432通道模拟量输入电路设计实例
46模拟量输入通道
461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组成
462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463A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
478位AD转换器及其接口技术
471ADC0808/0809介绍
4728位AD转换器与CPU的接口
4738位AD转换器的程序设计
4812位低功耗AD转换器AD7091R
481AD7091R引脚介绍
482AD7091R的应用特性
483AD7091R的数字接口
484AD7091R与STM32F103的接口
4922位Σ铠謃AD转换器ADS1213
491引脚介绍
492片内寄存器
493ADS1213的应用特性
494ADS1213的数字接口
495ADS1213与STM32F103的接口
410模拟量输出通道
4101模拟量输出通道的组成
4102DA转换器的技术指标
4118位DA转换器及其接口技术
4111DAC0832介绍
41128位DA转换器与CPU的接口
41212/16位4~20mA串行输入DA转换器AD5410/AD5420
4121引脚介绍
4122片内寄存器
4123AD5410/AD5420应用特性
4124AD5410/AD5420的数字接口
4125AD5410/AD5420与STM32F103的接口
413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4131[1光1]耦合器
4132数字量输入通道
4133数字量输出通道
4134脉冲量输入输出通道
414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4141电压/电流转换
4142电流/电压转换
习题
[0第0]5章数字控制技术
51数字控制基础
511数字控制的基本原理
512数字控制方式
513开环数字控制
52逐点比较[0法0]插补原理
521逐点比较[0法0]直线插补
522逐点比较[0法0]圆弧插补
53步进电动[1机1]控制
531步进电动[1机1]的工作原理
532步进电动[1机1]控制系统原理图
533步进电动[1机1]的驱动电路
534步进电动[1机1]的工作方式
535步进电动[1机1]控制程序设计
习题
[0第0]6章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
61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与性能指标
611计算[1机1]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
612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613对象特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62PID控制
621PID概述
622PID调节的作用
63数字PID算[0法0]
631PID算[0法0]
632PID算式的改进
64PID参数整定
641PID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642采样周期T的选取
643扩充临界比例度[0法0]
65串级控制
651串级控制算[0法0]
652副回路微分先行串级控制算[0法0]
66前馈反馈控制
661前馈控制的结构
662前馈反馈控制的结构
663数字前馈反馈控制算[0法0]
67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方[0法0]
671基本概念
672[z1u1i]少拍无差系统的设计
673[z1u1i]少拍无纹波系统
68[0大0]林算[0法0]
681[0大0]林算[0法0]的基本形式
682振铃现象
683[0大0]林算[0法0]的设计步骤
69[0史0]密斯预估控制
691[0史0]密斯预估控制原理
692[0史0]密斯预估控制举例
610模糊控制
6101模糊控制的数[0学0]基础
6102模糊控制系统组成
6103模糊控制器设计
6104[0双0]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设计
611模型预测控制
6111动态矩阵控制(DMC)
6112模型算[0法0]控制(MAC)
习题
[0第0]7章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软[亻牛]设计
71计算[1机1]控制系统软[亻牛]概述
711计算[1机1]控制系统应用软[亻牛]的分层结构
712计算[1机1]控制系统软[亻牛]的设计策略
713计算[1机1]控制系统软[亻牛]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72实时多任务系统
721实时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722实时多任务系统的切换与调度
73现场控制层的软[亻牛]系统平台
731软[亻牛]系统平台的选择
732μC/OS懠蔡核调度基本原理
74[亲斤]型DCS组态软[亻牛]的设计
741[亲斤]型DCS的总体结构
742[亲斤]型DCS组态软[亻牛]的总体结构设计
743[亲斤]型DCS组态软[亻牛]开发环境
744[亲斤]型DCS组态软[亻牛]的关键技术
75组态软[亻牛]数据库系统设计
751组态软[亻牛]中的数据管理
752数据库系统结构
753组态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76组态软[亻牛]驱动程序设计
761驱动程序采用的技术
762驱动程序的分析与设计
77组态软[亻牛]可视化环境设计
771组态框架和运行框架
772组态信息的文[亻牛]管理
773组态框架设计和实现
774运行框架设计和实现
78OPC技术
781OPC技术概述
782OPC关键技术
783OPC DA规范
784工业控制[令页]域中的OPC应用实例
79Web技术
791Web技术概述
792Web服务端技术
793Web客户端技术
794SCADA系统中的Web应用方案设计
710[0双0][1机1]热备技术
7101[0双0][1机1]热备技术概述
7102[0双0][1机1]热备系统的工作模式
7103[0双0][1机1]热备系统的数据存储方式
7104DCS中的[0双0][1机1]热备方案设计
711常用数字滤波算[0法0]与程序设计
7111程序判断滤波
7112中值滤波
7113算术平均滤波
7114加[0[0权0]0]平均滤波
7115低通滤波
7116滑动平均滤波
7117各种滤波方[0法0]的比较
712数字滤波器的算[0法0]与程序设计
7121数字滤波器的分类与特点
7122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7123基于C语言的IIR数字滤波器程序设计
7124IIR数字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分析
713标度变换程序
7131线性标度变换程序
7132非线性标度变换程序
习题
[0第0]8章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
81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811现场总线的产生
812现场总线的本质
813现场总线的特点和[0优0]点
814现场总线的现状
815现场总线网络的实现
816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82工业以太网的产生与发展
821以太网引入工业控制[令页]域的技术[0优0]势
822工业以太网与实时以太网
823IEC617862标准
824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825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83现场总线与企业网络
831企业网络
832企业网络技术
833企业网络的体系结构
834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
84流行现场总线简介
841基金[0会0]现场总线(FF)
842PROFIBUS
843CAN
844DeviceNet
845LonWorks
846ControlNet
847CCLink
848CompoNet
85工业以太网简介
851工业以太网的[1主1]要标准
852IDA
853Ethernet/IP
854EtherCAT
855Ethernet Powerlink
856PROFINET
857HSE
858EPA
86netX网络控制器
861netX系列网络控制器
862netX系列网络控制器的软[亻牛]结构
863netX可用的协议堆栈
864基于netX网络控制器的产[0品0]分类
习题
[0第0]9章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设计
91电磁兼容性概述
911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
912电磁干扰
92电磁兼容性设计
921电磁兼容的含义
922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93干扰的耦合方式
931直接耦合方式
932公共阻抗耦合方式
933电容耦合方式
934电磁感应耦合方式
935辐射耦合方式
936漏电耦合方式
94计算[1机1]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941可靠性设计任务
942可靠性设计技术
95抗干扰的硬[亻牛]措施
951抗串模干扰的措施
952抗共模干扰的措施
953采用[0双0]绞线
954反射波干扰及抑制
955正确连接模拟地和数字地
956电源的抗干扰措施
957压敏电阻及其应用
958瞬变电压抑制器及其应用
96抗干扰的软[亻牛]措施
961数字信号输入输出中的软[亻牛]抗干扰措施
962CPU的抗干扰技术
97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容错设计
971硬[亻牛]故障的自诊断技术
972软[亻牛]的容错设计
习题
[0第0]10章计算[1机1]控制系统设计
101基于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亲斤]型DCS的设计
1011[亲斤]型DCS概述
1012现场控制站的组成
1013[亲斤]型DCS通信网络
1014[亲斤]型DCS控制卡的硬[亻牛]设计
1015[亲斤]型DCS控制卡的软[亻牛]设计
1016控制算[0法0]的设计
10178通道模拟量输入板卡(8AI)的设计
10188通道热电偶输入板卡(8TC)的设计
10198通道热电阻输入板卡(8RTD)的设计
101104通道模拟量输出板卡(4AO)的设计
1011116通道数字量输入板卡(16DI)的设计
1011216通道数字量输出板卡(16DO)的设计
101138通道脉冲量输入板卡(8PI)的设计
102工业锅炉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设计
1021工业锅炉的工作过程
1022工业锅炉计算[1机1]控制的意义
1023工业锅炉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1024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的设计
1025系统总体设计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等院校自动化、电子与电气工程、计算[1机1]应用、信息工程、自动检测等专业的本科[0学0]生
★[0优0]秀[0畅0]销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0国0]家级规划教材。
★全[mian]系统地讲述了计算[1机1]控制系统的基础[0知0]识与系统设计及应用技术。
★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