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21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

  • 出版社:番茄雅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8-06
  • 热度:6735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容简介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理论篇)》结合现代IT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详细介绍时空大数据概念与发展,基于云环境的时空大数据平台体系T-C-V软件结构和组成,重点阐述时空大数据中心、时空信息云服务中心和云应用集成管理中心三大部件,以全空间一张图平台为例,介绍该平台的实践情况。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共享世界的认知1
1.2时空大数据认知6
1.3时空大数据的发展11
1.4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构建的必要性15
第2章面向大数据与云服务的T-C-V软件结构18
2.1GIS架构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18
2.2面向大数据云服务的T-C-V软件结构23
2.3T-C-V软件结构对共享世界的价值31
第3章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架构37
3.1平台体系概述37
3.2平台架构要素分解39
3.3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关键要素42
第4章云环境下时空大数据中心体系46
4.1时空大数据处理内涵46
4.2时空大数据中心体系架构53
第5章云环境下时空大数据平台构建58
5.1时空大数据库构建58
5.2时空大数据分布式数据资源管理75
第6章时空信息云服务中心81
6.1时空信息云服务中心概述81
6.2时空信息云服务分类82
6.3时空信息云服务定制85
6.4分布式云服务协调管理89
第7章时空云应用集成管理中心104
7.1云应用集成管理中心概念模型104
7.2云应用集成管理中心特点110
7.3云应用集成管理中心组成114
第8章全空间一张图实践132
8.1全空间一张图建设目标132
8.2全空间一张图整体框架133
8.3全空间一张图大数据中心建设135
8.4全空间一张图云服务中心建设141
8.5全空间一张图集成管理中心建设155
8.6全空间一张图的价值161
第9章结语164
9.1总结164
9.2机遇与挑战166
参考文献170

精彩书摘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理论篇)》:
第1章绪论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之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大数据的核心要义在于共享。
作为具有强大变革能力的大数据,不仅引发技术革命、经济变革,更引发了人类的认知变革。从对现实世界认知,到概念世界的认知,到数字世界的认知,无不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认知变革。然而大数据是共享型资源,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影响的人越来越多,资源交换共享越来越多,催生了“共享世界”的出现。地理信息共享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将共享价值变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的共享理念,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地理信息共享让人人享有地理信息,让人人低成本参与地理信息共享。
1.1共享世界的认知
1.1.1现实世界认知过程
所有动物都有认知(cognition)的本能,尤其人类更为突出。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先验认知”,所谓“先验”就是先于经验的,即还没有任何知识的时候,时空就已经存在每个人的意识当中,人对所有事物的认知要放在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中来,时空即成为了所有知识的共同基础,正是这样,人类才能清晰的认知事物之间关系。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思考、想象、推理、求解、记忆、学习和语言等。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与空间认知(spatialcognition)息息相关。在信息快消时代,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发生在这里、事发地点的环境及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些都是人们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为关心的问题。如何将时间、地点、事务、环境等因素融合起来,综合分析,更有利于人们做出判断和决策,这同时也是一个将客观世界的地理现象转化为抽象表达的数字世界相关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三个层面:现实世界、概念世界和数字世界,如图1-1所示。
图1-1认知过程
(1)现实世界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处在这个世界之中。人们的认知来源于现实世界。认知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引入地图学,并用“刺激-反应”的关系模式来研究用图者在读图时的心理——物理反应。现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人们所见所得从早期的纸质地图记载,逐渐演进为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人们借助计算机系统将现实世界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进行模拟再现,然而机器无法代替人脑,许多复杂的现象、海量的信息无法识别。要正确认识和掌握现实世界这些复杂、海量的信息,需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因此,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抽象过程。
(2)概念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在概念世界中称为实体,反映事物联系的是实体模型。实体模型又分为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人们研究发现,人脑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人类对外界的知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认知过程,可以看成是对信息的产生、接收和传递的过程,计算机和人脑两者的物质结构大不一样,但计算机软件所表现出的功能和人的认知过程是类同的,即两者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都是信息加工系统: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记忆、做出决策和输出结果。因此,空间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将各种空间认知抽象成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