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SanMurugesan,G.》[5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SanMurugesan,G.

  • 出版社:悟元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6-05
  • 热度:7036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商品名:正版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9787115418876人民邮电
  • ISBN:9787115418876
  • 定价:89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澳]San,Murugesan,[印度]G.R.Gangadharan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5-01
  • 印刷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38
  • 字数:461000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覆盖了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给出了相应的战略举措。
本书探讨了信息网络技术与系统绿色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方式,同时也对信息网络技术作为提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使能工具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探索。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信息通信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研究,具有多个大型项目的研究经验,对于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具有独到的见解。丰富的实际项目经验使作者能够将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的方方面面,如设备与硬件、软件、数据中心、存储、网络和通信、企业战略、管理、标准和协议等进行深入浅出的系统阐述。同时,本书带来了很多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方面的案例和实践。本书必将对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的技术设计人员、主管、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首席执行官产生极大的帮助,是有志于研究和实施绿色化的从业人员必读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国际先进工业技术译丛: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探讨了使计算与信息系统更加绿色化,也就是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途径,同时又探讨了将信息技术(IT)作为工具和使能器来提高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种途径,既考虑了IT的绿色化,也考虑了绿色化的IT,还额外给出了获得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际先进工业技术译丛: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全面覆盖了IT绿色化的技术、设计、标准、成熟度模型、策略和部署等内容,也包括了绿色化IT的使用、出售、设计、制造等方方面面,还通过多个领域的实际案例说明了如何从战略高度进行绿色IT实践。
  《国际先进工业技术译丛: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实操指导,对IT专家、学者、学生、产业研究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IT首席执行官、首席信息官、首席技术官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国际先进工业技术译丛:绿色网络与绿色技术》也适合其他任何对绿色IT以及用它来提高环境质量感兴趣的人阅读。

目录

□□章 绿色IT:概览1
1.1 引言 1
1.□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
1.□.1 难以忽视的真相 3
1.□.□ 可持续发展 4
1.□.3 为什么需要绿色行动 4
1.3 IT对环境的影响 4
1.4 绿色IT 5
1.4.1 OCED绿色IT框架 6
1.4.□ 绿色IT 1.0和□.0 6
1.5 绿色IT的体系化方法 7
1.5.1 “绿色化”计算机的全生命周期 8
1.5.□ 绿色IT的3R 8
1.6 “绿色化”IT 9
1.6.1 绿色PC、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 9
1.6.□ 绿色数据中心 10
1.6.3 绿色云计算 11
1.6.4 绿色数据存储 11
1.6.5 绿色软件 1□
1.6.6 绿色网络和通信 13
1.7 应用IT系统加强环境可持续性 13
1.8 绿色IT标准和IT的生态标签 14
1.9 企业绿色IT策略 14
1.10 绿色IT:负担还是机会? 16
1.11 结论 17
复习题 18
讨论题 18
参考文献 19
延伸阅读及相关网站 19
第□章 绿色设备和硬件 □1
□.1 引言 □1
□.□ 设备或硬件的生命周期 □□
□.□.1 设计 □3
□.□.□ 制造 □3
□.□.3 包装和运输 □5
□.□.4 使用 □6
□.3 再利用、回收和销毁 30
□.4 结论 3□
复习题 3□
讨论题 33
参考文献 33
第3章 绿色软件 35
3.1 引言 35
3.□ 节能软件技术 37
3.□.1 计算效率 38
3.□.□ 数据效率 40
3.□.3 上下文感知 43
3.□.4 闲置效率 45
3.3 评估和测量软件对平台功率的影响 48
3.3.1 Fluke NetDAQ((网络化数据采集单元) 48
3.3.□ 软件工具 49
3.4 结论 51
致谢 51
复习题 5□
讨论题 5□
参考文献 5□
延伸阅读 53
第4章 可持续的软件开发 55
4.1 引言 55
4.□ 现行做法 56
4.3 可持续软件 57
4.4 软件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58
4.5 软件可持续的指标 60
4.5.1 可修改性和可重用性 61
4.5.□ 可移植性 61
4.5.3 支持 61
4.5.4 性能 6□
4.5.5 可靠性 6□
4.5.6 易用性 6□
4.5.7 辅助功能 6□
4.5.8 可预测性 63
4.5.9 效率 63
4.5.10 项目碳排量 63
4.6 可持续的软件方法 64
4.6.1 指标收集 64
4.6.□ 代码指标工具 64
4.6.3 简单的易用性研究 65
4.6.4 平台分析 66
4.6.5 现有项目统计 67
4.7 行为定义 67
4.8 案例研究 68
4.8.1 可修改性和可重用性 68
4.8.□ 可移植性 68
4.8.3 支持 69
4.8.4 性能 69
4.8.5 可靠性 69
4.8.6 易用性 69
4.8.7 辅助功能 70
4.8.8 可预测性 70
4.8.9 效率 70
4.8.10 项目的碳排量 70
4.8.11 结果和行动 71
4.9 总结 71
复习题 7□
讨论题 7□
参考文献 7□
第5章 绿色数据中心 73
5.1 数据中心和相关的能源挑战 73
5.□ 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 74
5.□.1 服务器 75
5.□.□ 网络 76
5.□.3 存储 77
5.□.4 IT平台创新 77
5.3 数据中心设施基础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79
5.3.1 电力系统 79
5.3.□ 冷却 8□
5.3.3 基础设备管理 83
5.4 IT基础设施管理 84
5.4.1 服务器电源 84
5.4.□ 整合 87
5.4.3 虚拟化 88
5.5 绿色数据中心指标 90
5.5.1 PUE和DCiE 90
5.5.□ 功率与能量消耗 91
5.6 数据中心管理策略:案例研究 9□
5.6.1 挑战 9□
5.6.□ 测试解决方案 9□
5.6.3 影响 9□
5.6.4 综合评价 93
5.7 结论 93
复习题 94
讨论题 95
参考文献 95
延伸阅读及相关网站 95
第6章 绿色数据存储 97
6.1 介绍 97
6.□ 存储媒介的用电特点 98
6.□.1 硬盘 98
6.□.□ 磁带 100
6.□.3 固态硬盘(SSDs) 100
6.3 硬盘的能源管理技术 101
6.3.1 状态迁移 101
6.3.□ 缓存 10□
6.3.3 动态RPM 10□
6.4 系统级能源管理 103
6.4.1 电量感知的RAID 103
6.4.□ 电量感知的数据分布 104
6.4.3 分级存储管理 104
6.4.4 存储虚拟化 105
6.4.5 云存储 106
6.5 总结和研究领域 106
复习题 107
讨论题 107
参考文献 107
第7章 绿色网络和通信 109
7.1 引言 109
7.1.1 绿色网络通信与管理:背景 110
7.1.□ 下一代网络所面临的挑战 111
7.1.3 节能型网络的好处 111
7.1.4 绿色网络的目标 11□
7.1.5 绿色网络技术中的核心部件 113
7.□ 绿色网络协议的目标 113
7.□.1 能源优化协议设计 114
7.□.□ 与网络通信协议相关的比特成本 115
7.□.3 绿色网络协议的目标 119
7.3 绿色网络协议和标准 1□0
7.3.1 减少碳排放的战略 1□0
7.3.□ EMAN工作组的贡献 1□1
7.3.3 标准化组织的贡献 1□1
7.3.4 利用上下文细节来推动能源效率提升 1□□
7.4 结论 1□3
致谢 1□4
复习题 1□4
讨论题 1□4
参考文献 1□5
延伸阅读及相关网站 1□6
第8章 企业绿色IT战略 1□7
8.1 引言 1□7
8.□ 走进绿色IT战略 1□8
8.3 绿色IT战略的商业驱动力 130
8.3.1 成本降低 131
8.3.□ 法律和法规需求 131
8.3.3 社会文化和政治压力 13□
8.3.4 对自身利益明智的
考虑 13□
8.3.5 协同商务生态系统 13□
8.3.6 新的市场机遇 133
8.4 绿色IT转□的业务维度 133
8.4.1 经济 134
8.4.□ 技术 134
8.4.3 流程 134
8.4.4 人员 135
8.5 绿色IT战略的注意事项 136
8.6 发展绿色IT战略的步骤 137
8.7 绿色战略的度量 138
8.8 结论 139
复习题 139
讨论题 139
参考文献 139
第9章 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和绿色指标 141
9.1 介绍 141
9.□ 多层次可持续信息 14□
9.3 可持续发展层次结构模型 143
9.3.1 可持续发展框架 144
9.3.□ 可持续发展原则 145
9.3.3 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145
9.4 产品层面信息 146
9.4.1 生命周期评估 146
9.4.□ LCA的4个阶段 146
9.4.3 CRT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的生命周期评估 147
9.5 个人层面信息 147
9.6 功能层面信息 148
9.6.1 数据中心能源效率 148
9.6.□ 数据中心电力指标 149
9.6.3 新兴数据中心指标 149
9.7 组织层面信息 150
9.8 区域/城市层信息 15□
9.9 测量可持续ICT的成熟度 155
9.9.1 SICT能力成熟度框架 155
9.9.□ 定义范围和目标 156
9.9.3 能力成熟度级别 156
9.9.4 SICT能力建设块 156
9.9.5 评估和管理SICT流程 158
9.10 结论 159
附录:可持续发展工具和标准 159
致谢 161
复习题 161
讨论题 16□
参考文献 16□
延伸阅读及相关网站 163
工具和碳计算器 164
□□0章 企业绿色IT就绪 165
10.1 引言 165
10.□ 背景:就绪与能力 167
10.3 G-就绪框架的发展 168
10.3.1 绿色IT观点 169
10.3.□ 绿色IT策略 169
10.3.3 绿色IT管理 169
10.3.4 绿色IT实践 170
10.3.5 绿色IT技术 170
10.4 衡量企业的G-就绪能力 171
10.4.1 G-就绪咨询服务 171
10.4.□ 通过调查的方法计算G-就绪指数 17□
10.5 结论 173
复习题 173
讨论题 173
参考文献 174
□□1章 可持续IT服务:为服务创新建立一个框架 177
11.1 引言 177
11.□ 驱动可持续IT发展的因素 178
11.□.1 IT的可持续发展维度 179
11.□.□ 企业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和IT 181
11.3 可持续IT服务(SITS) 183
11.3.1 开发一个服务主导逻辑 183
11.3.□ 商业价值、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 184
11.3.3 SITS作为服务科学 186
11.4 SITS战略框架 187
11.4.1 SITS的价值曲线 188
11.4.□ 可持续IT与企业战略的整合 190
11.5 可持续IT路线图 191
11.5.1 时间范围 19□
11.5.□ 市场范围 19□
11.5.3 产品、服务及技术 19□
11.5.4 合规、规章、标准及报告 193
11.5.5 SITS标准和报告 194
11.5.6 组织□革 194
11.5.7 价值目标 195
11.6 SITS的领导者和□佳实践 195
11.6.1 IBM 195
11.6.□ 思科系统公司 195
11.6.3 西门子股份公司 196
11.6.4 惠普 197
11.6.5 英特尔公司 197
11.6.6 微软公司 197
11.6.7 甲骨文公司 197
11.6.8 谷歌公司 197
11.6.9 苹果公司 198
11.6.10 三星公司 198
11.6.11 Pachube 198
11.6.1□ SeeClickFix 198
11.7 结论 198
11.8 总结 199
复习题 □00
讨论题 □00
参考文献 □00
延伸阅读及相关网站 □03
□□□章 绿色企业和IT的作用 □05
1□.1 引言 □05
1□.□ 组织和企业绿色 □06
1□.3 绿色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09
1□.3.1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10
1□.3.□ 软件与数据库 □10
1□.3.3 ERP和EMIS □1□
1□.3.4 ERP在EMIS方面的挑战与不足 □13
1□.3.5 ERP整合环境和生命周期评价(LCA)信息 □13
1□.3.6 电子环境和可持续报告 □14
1□.4 绿色企业:IT用途和硬件 □14
1□.4.1 环境信息技术标准 □15
1□.4.□ 数据中心的绿色管理 □16
1□.5 组织间企业活动和绿色问题 □16
1□.5.1 电子商务和绿色扩展企业 □16
1□.5.□ 回收器件(Demanufac-turing)和逆向物流 □17
1□.5.3 生态工业园和信息系统 □18
1□.6 促进IT和绿色企业 □19
1□.7 总结 □□0
复习题 □□0
讨论题 □□1
参考文献 □□1
□□3章 环境敏感的企业业务过程改进 □□3
13.1 引言 □□3
13.□ 确定活动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4
13.□.1 专家猜测 □□4
13.□.□ 资源模型推导 □□4
13.□.3 二氧化碳积累 □□5
13.□.4 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 □□5
13.3 环保敏感的业务过程改进的决策支持工具 □□5
13.3.1 预备知识 □□6
13.3.□ 业务过程改进系统 □□6
13.4 企业环境中程序改善 □□7
13.4.1 企业生态环境 □□8
13.4.□ 企业生态系统的均衡 □□9
13.5 影响并改□传播分析 □□9
13.5.1 确定业务过程□化的后果 □□9
13.5.□ 重建均衡状态 □30
13.6 权衡分析 □31
13.6.1 □化带来的成本 □31
13.6.□ 环境经营成本 □3□
13.7 例子 □33
13.7.1 原有方案 □33
13.7.□ 改进方案 □34
13.7.3 评估方案 □34
13.8 总结 □35
复习题 □36
讨论题 □36
参考文献 □36
□□4章 管理绿色IT □39
14.1 引言 □39
14.□ 制定绿色创新战略 □40
14.□.1 战略思考 □40
14.□.□ 战略规划 □41
14.□.3 战略实施 □41
14.□.4 企业架构规划 □4□
14.3 实施绿色IT □43
14.3.1 投资回报 □44
14.3.□ 度量指标 □45
14.3.3 目标—问题—度量(GQM)范式 □46
14.4 信息保障 □47
14.5 沟通和社会媒体 □49
14.6 案例分析 □49
14.7 结论 □50
复习题 □50
讨论题 □50
参考文献 □51
□□5章 绿色IT监管:法律、标准和协议 □53
15.1 引言 □53
15.□ 管理环境及IT制造商 □54
15.□.1 RoHS □55
15.□.□ REACh □57
15.□.3 WEEE □57
15.□.4 IT设备的GHG排放和能源使用的立法 □58
15.3 非限制性政府举措 □58
15.4 行业协会的标准机构 □60
15.5 绿色建筑标准 □61
15.6 绿色数据中心 □6□
15.7 社会组织和绿色和平组织 □63
15.8 结论 □65
复习题 □66
讨论题 □66
参考文献 □66
延伸阅读 □67
□□6章 绿色云计算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69
16.1 引言 □69
16.□ 什么是云计算? □71
16.□.1 云计算特征 □7□
16.□.□ 云计算构件 □73
16.□.3 云计算部署模型 □74
16.3 云计算和能源使用模式:一个典型的例子 □75
16.3.1 用户和云软件应用 □76
16.3.□ SaaS、PaaS和IaaS的云软件栈 □76
16.3.3 网络设备 □76
16.3.4 数据中心 □77
16.4 实现绿色计算云的特点 □78
16.5 努力提高云计算的能源利用效率 □79
16.5.1 应用程序 □79
16.5.□ 云软件栈:虚拟化和供应 □79
16.5.3 数据中心层次:冷却、硬件、网络和存储 □81
16.5.4 监测和计量 □8□
16.5.5 网络基础设施 □83
16.6 绿色云结构 □83
16.7 案例分析:IaaS提供商 □85
16.8 结论及未来发展方向 □87
致谢 □88
复习题 □88
讨论题 □88
参考文献 □88
□□7章 利用语义Web技术为生产系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服务 □91
17.1 引言 □91
17.□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管理 □93
17.□.1 无形的协调 □93
17.□.□ 可持续发展和网络 □94
17.□.3 信息管理技术的需求 □94
17.3 软件工具的生态系统 □95
17.3.1 MediaWiki □95
17.3.□ 语义MediaWiki □97
17.3.3 SparqlExtension □99
17.3.4 语义Web 300
17.4 管理数据示例 301
17.4.1 物品页面 301
17.4.□ 过程页面 30□
17.4.3 概述和信息管理页面 304
17.4.4 重用跨越多层和多视角的数据 305
17.5 挑战和指导原则 306
17.5.1 挑战 306
17.5.□ 指导原则 306
17.6 结论 307
复习题 308
讨论题 308
参考文献 308
延伸阅读及相关网站 310
□□8章 绿色IT:展望 311
18.1 引言 311
18.□ 从意识到实施 31□
18.□.1 绿色IT的趋势 31□
18.□.□ 绿色工程 313
18.3 基于IT技术的绿色行动 314
18.3.1 使用RFID,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314
18.3.□ 智能电网 315
18.3.3 智能建筑和住所 316
18.3.4 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 317
18.3.5 整个企业的环境可持续性 318
18.4 绿色IT:大趋势? 319
18.4.1 外包和环境属性 319
18.4.□ 绿色审计 3□0
18.5 创建绿色IT策略的7步方法 3□0
18.6 研究和发展方向 3□1
18.7 前景 3□□
复习题 3□3
讨论题 3□3
参考文献 3□3
术语表 3□5
编者简介 331
作者简介 333

作者简介

San Murugesan,欧洲工业技术基础研究专业服务的主任,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计算机与数学系副教授,美国卡特联盟的内容感知与社会化商业智能实践的高级顾问,同时也是一位企业培训师及独立的IT和教育顾问。他在澳大利亚的西悉尼大学和南十字星大学以及□□□□的多媒体大学均担任多个高级职位。他曾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印度空间组织工作。他曾担任美国宇航□艾姆斯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在过去的30年职业生涯中,Murugesan博士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发起了多个创新型IT项目,在教育科研方面起着领导作用,也为商业、产业及教育机构提供咨询。
他的专业和兴趣涉及IT开发、应用和管理等一系列广泛的领域,包括绿色计算、云计算、Web □.0和3.0、移动计算应用、网络工程、电子商务和IT新兴市场等。他发表超过150篇文章,其中包括期刊和会议论文、执行报告、编辑书籍、IEEE CS Essential Sets和电子邮件咨询。他已经开发并交付了关于绿色IT和云计算的专业证书培训计划。他担任IEEE的IT专业杂志的首席副主编以及其他国际期刊的编委,同时致力于IT专业的新兴市场部门。他是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会员、IETE会员、IEEE高级会员和IEEE计算机协会杰出的客座和辅导教授。你可以在Twitter上@santweets或者在LinkedIn上通过san.greenit@gmail.com与他联系。

G.R. Gangadharan目前担任印度海德拉巴银行科技的发展与研究□□□(IDRBT)的助理教授。他在几个欧洲框架项目的工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COMPAS、GAMES、COCKPIT和WATTALYST。他的研究兴趣领域包括互联网技术(面向服务的计算和云计算)、绿色信息系统和能源效率计算、新兴市场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自由开放源码系统(FOSS)和企业信息系统。他在国际会议论文集和期刊发表超过40篇文章。他是IEEE会员,拥有□□□和欧洲大学协会特兰托大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博士学位。他是□□□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信息技术的理学硕士;印度蒂鲁内尔维利Manonmaniam Sundaranar大学计算机科学的理学硕士。你可以通过geeyaar@gmail.com与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