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基本信息
书名:C#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21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型教程
定价:59元
作者:张晓明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30238988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C#网络通信程序设计》以能力目标为指引,以项目主题方式组织全文,阐述主机扫描、串口通信、TCP协议编程、UDP协议编程、木马程序、屏幕监视、IP语音网络通信、网络视频传输、E-协议编程、FTP协议编程、网络测量程序、网络信息加密传输和网络信息隐藏通信编程等原理、技术分析、实现方法和开发案例,内容丰富。配套有章节的教学PPT、源代码,可以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网站下载,便于教学安排和学生自学。
本书以套接字技术为主线,力求体现网络编程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安全性,每章还含课堂练习和实验项目内容。这些设计思想,综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学改革心得与科研转化成果,具有的性。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通信和信息安全编程人员的参考书。对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网络技术开发也会有重要的帮助。
作者介绍
张晓明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系主任、计算机学科带头人。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派遣到挪威Narvik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分布式网络知识管理与企业建模方法学。1999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7年获得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现为北京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目录
章 绪论
1.1 TCP/IP协议简介
1.1.1 TCP/IP的起源
1.1.2 TCP/IP的体系结构和特点
1.2 网络编程的重要术语
1.2.1 套接字及其类型
1.2.2 网间进程通信的标识
1.2.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1.3 C#网络编程概述
1.3.1 常用的网络组件
1.3.2 寻找IP地址的类和方法
1.3.3 数据流的类型与应用
1.3.4 多线程技术
1.4 套接字编程原理
1.4.1 面向连接的套接字调用流程
1.4.2 无连接套接字调用流程
1.4.3 Socket类的基本使用
1.4.4 套接字的简单应用实例
小结
实验项目
第2章 主机扫描程序设计
2.1 活动主机探测技术
2.1.1 ICMP协议介绍
2.1.2 基于ICMP的探测原理
2.1.3 活动主机探测程序设计
2.2 端口扫描技术
2.2.1 端口扫描器
2.2.2 端口扫描技术分类
2.3 TCP全连接扫描程序设计
2.3.1 流程设计
2.3.2 程序实现
2.4 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2.4.1 界面设计
2.4.2 程序实现
小结
实验项目
第3章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3.1 串口通信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1.1 串口通信原理
3.1.2 串口通信仿真设计方法
3.2 串口通信编程类介绍
3.2.1 SerialPort类介绍
3.2.2 SerialPort的使用
3.2.3 C# SerialPort运行方式
3.3 串口通信编程实例
3.3.1 串口通信参数设置
3.3.2 主程序设计
3.3.3 串口通信程序测试
小结
实验项目
第4章 基于TCP协议的程序设计
4.1 TCP协议介绍
4.1.1 TCP数据格式
4.1.2 TCP协议的通信特点
4.1.3 TCP的常见端口
4.2 阻塞/阻塞模式及其应用
4.2.1 典型的阻塞模式
4.2.2 阻塞模式的特点
4.2.3 阻塞模式的效率提升方法
4.2.4 阻塞模式及其应用
4.3 同步套接字编程技术
4.3.1 服务器的程序设计
4.3.2 客户机的程序设计
4.4 异步套接字编程技术
4.4.1 客户机发出连接请求
4.4.2 服务器接收连接请求
4.4.3 服务器发送和接收数据
4.5 基于TcpClient类和TcpListener类的编程
4.5.1 TcpClient类的使用方法
4.5.2 TcpListener类的使用方法
4.6 网络游戏程序设计
小结
实验项目
第5章 基于UDP协议的程序设计
第6章 远程屏幕监视程序设计
第7章 木马程序设计
第8章 IP音频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第9章 网络视频传输程序设计
第章 E-服务程序设计
1章 FTP服务程序设计
2章 网络测量程序设计
3章 网络信息加密传输程序设计
4章 网络信息隐藏通信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1) 系统性和层次性强,有基础和提高内容,有原理、技术和编程实例,适合作为教材使用;
(2) 具有许多网络安全通信特点,如主机扫描、木马程序、屏幕监视、局域网络监控、垃圾邮件拦截、加密传输等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 具有典型的多媒体网络通信内容,如视频传输、IP、多屏幕监视,常适合于目前网络传输的实际需要;
(4) 增加了手机网络程序设计内容,括手机与PC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手机多媒体资源的在线传输编程,适合移动终端应用开发需要。
(5) 多数专题程序来自于作者的科研项目,实用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容易参照。对学生开展相似科技竞赛很有帮助,也适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专题训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