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和云计算已经慢慢逐渐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物联网在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智能物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改变着这些产业的结构。
物联网系统涉及的技术很多,对于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的工程师来说,需要对软/硬件有一定的理解,因此,一个有志于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的人,必须掌握处理器外围接口的驱动开发技术、相应传感器的驱动开发技术,能开发应用程序和移动端程序。本书以CC2530微处理器为硬件平台,详细讲解传感器驱动、无线射频技术、Android移动互联网开发和云平台,理论知识点清晰,实践案例丰富,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物联网系统开发的各种技术。
本书由浅入深地讲述物联网系统的开发,采用任务式开发的方法,通过大量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案例来讲述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每个案例均有完整的开发过程,包括学习目标、开发环境、原理学习、开发内容和开发步骤,最后得出任务结论,引导读者轻松完成理论学习并用于实践进行验证,避免枯燥的理论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书中每个案例均有完整的开发代码,所有的实例都已经在TI公司的CC2530微处理器和智云平台进行了验证,在源代码的基础可以进行快速二次开发,能轻松地将其转化为各种比赛的案例或者科研工作人员进行科研项目开发等。
本书结构
本书按照知识点分类,分为入门篇、基础开发篇和云平台开发篇。
第1篇是入门篇,共2章。
第1章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以及本书开发使用的硬件平台CC2530。
第2章介绍物联网开发的软件环境搭建,从创建第一个IAR应用程序入手,介绍如何用IAR建立工程,如何编译和调试。
第2篇是基础开发篇,共5章。
第3章是CC2530外围接口电路驱动开发,涉及本书中案例有LED控制、外部中断、定时器/计数器、串口、A/D转换、休眠与唤醒、看门狗、DMA控制,引导读者掌握CC2530外围接口电路驱动开发等。
第4章是传感器开发项目,在CC2530的基础上完成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学习与开发,包括光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雨滴/凝露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继电器、霍尔传感器、超声波测距离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可燃气体/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三轴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RFID读写等,选用的传感器均是目前在每个行业应用广泛的器件。
第5章介绍无线射频开发项目,包括点对点通信、广播通信、信道监听和无线控制,阐述了ZigBee无线技术的三种主要通信方式和开发方法。
第6章主要介绍Stack协议栈的开发,包括认识Zstack协议栈、Zstack协议栈工程解析、多点自组织组网、信息广播/组播、星状网、树状网、ZigBee串口应用、ZigbBee协议分析、ZigBee绑定任务等。
第7章是物联网开发综合项目,首先介绍与物联网平台有关的技术,如物联网平台控制操作、智能网关程序、节点间通信协议,然后介绍Android控制程序、ZigBee节点控制程序和传感器节点的添加等,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
第3篇是云平台开发篇,共1章。
第8章主要分析云平台开发技术,首先介绍智云物联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然后设计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和智云的Android应用接口,最后对云平台的综合应用和项目发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特色
(1)任务式开发:抛去传统的理论学习方法,通过合适的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学习和开发实践紧密结合,带领读者快速入门,由浅入深地逐步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技术。
(2)物联网和云平台的结合:在智云平台上实现物联网系统的开发,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处理器基本接口驱动、传感器驱动、无线射频技术、Android移动互联网开发和云平台用一种通信协议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强大的物联网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适合在多个行业的应用。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曹成涛、杨志伟、林晓辉,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自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之用,对于物联网开发爱好者,本书也是一本的深入浅出的读物。
感谢中智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由于本书涉及的知识面广,限于笔者的水平和经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