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和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早期的车载网络技术已经颇显陈旧。特别是随着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的兴起和大面积推广,新一代车载网络技术已经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传统的车载网络技术以有线数据通信为主,如CAN总线、LIN总线等,虽然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其智能化程度低,兼容性较差。事实上,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多种智能网络并存、优势互补的要求也越来越明显。在传统有线车载网络的基础上,作为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标志性通信传输方式的无线车联网技术也跃跃欲试。虽然目前无线车联网技术还没有大规模投产应用,但部分领头羊,如Google公司,已经在其Smart Car中率先大面积集成了无线车联网技术,在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上做了初步的尝试。
当前市面上有很多有关车载网络的书籍,书中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的有线网络为主,集中对CAN、LIN等网络的介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书籍只讲解了最基本的入门知识,还不能真正为读者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提供最好的帮助,而有些书籍则主要面向业内专业人士,内容相对晦涩难懂,而且往往仅限于在某个很窄的工程应用领域进行分析介绍,很难拓展到其他分支学科中;而从国外引入的部分书籍,在翻译的过程中,有的是简单的字面翻译,甚至只是把所有的知识点简单地罗列在一起,不便于读者的学习。
本书由浅入深地讲述车载网络技术的知识点,以Simulink实例讲述科学和工程常用实例的仿真应用。书中所有的实例仿真都以MATLAB 7.x为版本,基本覆盖了从事车载网络工程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点。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同事、友人的帮助,他们不仅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有关的参考资料、实验数据,还综合自身第一线的课堂讲授经验,为本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意见。本书还融合了作者在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在平时实践项目中的实战经验,并把它从整个项目体系中抽象出来,用于教材中知识点的示例讲解,让读者能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了解一定的工程实践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书从最初的酝酿、编写到最终的出版,得到了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计算机系、南京林业大学汽车电子与交通工程学院各位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他们也为书中的内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深表谢意。同时,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如果没有他们在背后的默默支持,这本书也不能如期出版。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作者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错误之处,真诚地恳请各位读者、同行批评和指正,同时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