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炸弹》[66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谷歌炸弹》[66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谷歌炸弹 pdf下载

出版社 社会出版社
出版年 2010-04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8(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谷歌炸弹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编辑推荐

   Google令人窒息的秘密
   Google原来可以是杀伤力强大的网络武器
   让我们带你走进Google的另一个世界
   当报复变成人肉搜索、网络复仇……
   有关11300000美元裁决背后的故事
   从此改变我们用互联网的方式

内容简介

   如今,在这个以技术为支撑的世界,互联网成为合法的杀伤性武器,威胁着网络用户的隐私和名誉,苏·雪夫里程碑式的互联网诽谤案,向我们展示了在线骚扰,人肉搜索,网络复仇,隐私入侵……。

作者简介

小约翰·多齐尔,自1981年起,从事律师行业,他创办的多齐尔网络法律公司,旨在保护商业名誉和知识产权。
苏·雪夫,在2006年网络诽谤诉讼案中获赔11300000美元.一跃成为网络诽谤的知名专家。随后她受到众多媒体的追捧,出现在瑞秋·蕾脱口秀、ABC新闻20/20、CNN头条新闻、福克斯新闻、凯蒂·库瑞克主持的CBS晚间新闻、CBS周日早晨栏目、美国国家电台以及其他一些媒体上。雪夫女士现住在佛罗里达州的韦斯顿。

精彩书评

   “好久没有遇到这么一本震撼人心的书了。开始,愤怒到爆炸,然后,胃痛到痉挛,接下去,痛哭流涕,之后,欢呼雀跃。发生在苏身上的一切,可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重蹈覆辙。《Google炸弹》中切合实际的指导方针使其成为一本有深度有价值的书籍,世上的人们都该读一读。”
   ——米歇尔·博芭,教育博士

目录

小约翰·W.多齐尔的致谢词/1
苏·雪夫的致谢词/3
前言/4
事情起源/7

我们再不待在堪萨斯州了/10
网络怪兽/14
路遇岔口,选择!/20

善行恶报/24
三个朋友:SEO/28
腹背受敌/30
模糊、聚集、删除的娱乐/35

红字/38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45
覆水难收/47
梦想乐园/51
一切新闻皆宜刊登/55

挖护城河还是自掘坟墓/58
信息渴望自由/61
如果你去旧金山/63

猴子不会飞/65
最强的抵抗即进攻?/70
狂野西部秀场/73
剖析谷歌炸弹和暴徒帮袭击/75
我选择电子邮件当武器/79
只准周四打棒球/82

全体起立!(终审)/85
石灰岩理论/101
唤醒沉睡中的老虎/104

奇异世界/106
群鲨环绕/114
睡衣和牙刷/117
是市民记者吗?/119
史翠珊效应和网络许德拉/121

在线争论时如何获胜/124
最初和持久印象/130

人不是一座孤岛/136
我们知道的世界将会结束/146
在线自我防卫的10个步骤/147
亲爱的,这里是美国联邦调查局/154

构想未来/158
革命性的改变/159
结语/165

精彩书摘

保证自己处理问题、找出解决手段时理智些。缺少法律命令或网站站长的请求,没人能够强迫谷歌撤下指向虚假诽谤言论的搜索结果。取得法律强制令,是个代价高昂的过程。伴随一堆复杂的影响因素。要是你认为网站准备撤销诽谤的内容,因此花上大把的时间,网站也拒绝照办。事实上,太多理由阻止他们不更换评论内容,包括《通讯规范法》(CDA)第230条的自我保护,这部联邦法律授予网站主办方对第三方发布诽谤言论的豁免权。网站站长所做的只是不要编辑移动任何帖子,那么豁免权即生效。结果,你几乎不可能说服网站去除明目张胆的谎言和诽谤。《通讯规范法》第230条简直堪比“网络有毒废物设施法案”,使第三方内容网站变成虚拟垃圾箱,装满坏话小话谎话、鲜活的谷歌炸弹指示。这些网站可以成为不法之徒恶劣行径之藏污纳垢之场所。配上恶毒浓汁滚滚冒泡溢出仇恨谎言。欢迎第230条。不可预料后果的不折不扣典型。
如果你发帖反驳。会使该网站或网页更加强大,在谷歌看来,关联性更高,搜索名次步步攀高。大家知道,“顶”一篇帖子,其实帮了诋毁者的忙。这类网络招数随处可见:时不时会有一个匿名的胆小鬼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评论一篇诋毁性的博文。搜索引擎最喜欢新鲜的信息。别被网站忽悠了,它试图侮辱你,想让你回应甚至反击。无论自己的反驳看上去多强大,回复只会“顶”帖至更显眼的位置,更新相关谷歌搜索结果,这让你的头痛加剧,成为偏头痛。一旦“顶”负面信息,很可能陷入“史翠珊效应”,要尽一切可能避免,否则,双重危险。“史翠珊效应”一般指一种现象,网上尝试删剪移除某部分信息,导致逆火,出现反效果,引起更多公众注视,因芭芭拉·史翠珊得名,她提起诉讼,出于隐私和安全因素,要求某网站删除已公布的她家航空拍摄图。基本上,一群人串通起来对付某人,推进正在受到投诉的问题。搞得这个问题众所周知。他们再一度使用暴徒精神取得成功,宣传推广主要依靠广泛再传播恶毒的材料,或者攻击评论。真正的技巧在于,参与者可能汇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开始相互联系彼此,反复联系。他们通过链接,使用“页面之外SEO”,使得谷歌在搜索结果显示这些攻击诽谤。链接是最强大工具中的一部分,用于搜索引擎优化,不要惊讶,一切很和谐地发展。史翠珊案子里,引起了全球评论性逆火,造成全世界近50万人偷窥她家豪宅的图片。自由言论狂热分子察觉到,通过开展这类攻击,能够保护信息自由传播。

前言/序言

  ——迈克尔·菲迪克,“声誉卫士”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谷歌不是上帝。不是第一修正案,更不是真理,只不过是一部机器,可能是近15年来发明的最绝妙的机器。给予人类知识分享和合作无穷好处,但仍然逃不过机器的命运,一部由人类设计依照规则运行的机器,出于该原因,谷歌具有内在错误性。容易遭人滥用。
  我们必须告诉大家,谷歌不是上帝,不是自由言论的相等物,更不是绝对真理的信息。这让你感到不可思议了吗?很明显,大多数人相信,搜索相关话题,谷歌中置顶的结果总是最重要、最恰当、最准确、最完整、最值得信赖、最新鲜的资讯。从大众理解谷歌的角度人手,似乎谷歌背后的科学家们一直努力试图让最具有民主价值性的信息置顶。他们最基本的操作原理即为:随着时间推移,大众会更倾向于钟爱讨论某一话题最好最全面的网站,无论这一话题涉及到动物、植物、矿石还是大白菜或各国君主。
  尽管谷歌全力维系最初的良好意图。但犯错的概率和正确的概率一样高。全球搜索引擎的差错和疏漏使得用户访问不良网站。成为废旧、残缺或者错误信息的受害者。谷歌纵有混杂(很可能是越来越糟糕)的过往记录,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数据通道,其龙头位置似乎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相信谷歌搜索排位靠前结果的权威性。结论为:这条置顶的信息出现在谷歌中,一定真实,很可能正是相关话题的最匹配信息。人们基于谷歌上搜索到的靠前结果作决断,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互联网上发布五花八门的视觉“热图”说明,绝大部分的谷歌用户只看靠前的搜索词条,忽略之后的一切信息。
  如今,我们和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一样可以搜索,明白这一点对每个人很重要。高居谷歌首位的信息能够成全,也能破坏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的爱情、我们进入梦想校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