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徐辉编著的《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为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广播电视艺术》的研究成果。本书*为核心的目的并非单纯地记录我国“电视艺术”领域的“大事件”,而是揭示一个关于电视艺术的新概念:“电视艺术”是一个“淘气的顽童”,“纯粹艺术性”和“世俗家园性”构成了它两个相互博弈的内在特性。
徐辉,哲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教授,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主持2009年** 人文社科项目《吉尔·德勒兹的电影美学》,在《文艺研究》、《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前言
引论 淘气的顽童
一、顽童诞生记:《四小天鹅舞》1958
二、顽童新面孔:《一口菜饼子》1958
三、古典型顽童:《梁山伯与祝英台》1961
四、触界的顽童:《笑的晚会》1962
五、乖巧的顽童:《收租院》1966
六、受虐的顽童:《革命样板戏》
七、重生的顽童:《三家亲》1978
八、金钱套顽童:《参桂养荣酒》1979
九、涉外形顽童:《丝绸之路》1980
十、电影型顽童:《他是谁》1980
十一、过分的顽童:《加里森敢死队》1980
十二、武侠型顽童:《武松》1982
十三、娱乐型顽童:《春节联欢晚会》1983
十四、错位的顽童:《河殇》1988
十五、温情的顽童:《渴望》1990
余论 家园内的游牧者
结语 要容许顽童淘气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