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 | |
商品名称: | 数据库系统实现 |
作者: | (美)Jeffrey D.Ullman |
市场价: | 59.00 |
ISBN号: | 9787111302872 |
版次: | 2-3 |
出版日期: | 2010-05 |
页数: | 385 |
字数: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数据库系列课程*二门课的教科书。书中对数据库系统实现原理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具体讨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个主要成分——存储管理器、查询处理器和事务管理器的实现技术。此外,*2版充分反映了数据管理技术的新进展,对内容进行了扩充,除了在*1版中原有的“信息集成”一章(*10章)中加入了新的内容外,还增加了两个全新的章:“数据挖掘”(*11章)和“数据库系统与互联网”(*12章)。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适合作为从事相关研究或开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参考资料。 |
目录 | |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出版前言 *1章DBMS系统概述 1.1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1.1.1早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1.1.2关系数据库系统 1.1.3越来越小的系统 1.1.4越来越大的系统 1.1.5信息集成 1.2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1.2.1数据定义语言命令 1.2.2查询处理概述 1.2.3主存和缓冲区管理器 1.2.4事务处理 1.2.5查询处理器 1.3本书概述 1.4数据库模型和语言回顾 1.4.1关系模型回顾 .1.4.2SQL回顾 1.5参考文献 *一部分数据库系统实现 *2章辅助存储管理 2.1存储器层次 2.1.1存储器层次 2.1.2在存储器层次间传送数据 2.1.3易失和非易失存储器 2.1.4虚拟存储器 2.1.5习题 2.2磁盘 2.2.1磁盘结构 2.2.2磁盘控制器 2.2.3磁盘存取特性 2.2.4习题 2.3加速对辅助存储器的访问 2.3.1计算的I/O模型 2.3.2按柱面组织数据 2.3.3使用多个磁盘 2.3.4磁盘镜像 2.3.5磁盘调度和电梯算法 2.3.6预取和大规模缓冲 2.3.7习题 2.4磁盘故障 2.4.1间断性故障 2.4.2校验和 2.4.3稳定存储 2.4.4稳定存储的错误处理能力 2.4.5从磁盘崩溃中恢复 2.4.6作为冗余技术的镜像 2.4.7奇偶块 2.4.8一种改进:RAID 5 2.4.9多个盘崩溃时的处理 2.4.10习题 2.5组织磁盘上的数据 2.5.1定长记录 2.5.2定长记录在块中的放置 2.5.3习题 2.6块和记录地址的表示 2.6.1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的地址 2.6.2逻辑地址和结构地址 2.6.3指针混写 2.6.4块返回磁盘 2.6.5被钉住的记录和块 2.6.6习题 2.7变长数据和记录 2.7.1具有变长字段的记录 2.7.2具有重复字段的记录 2.7.3可变格式的记录 2.7.4不能装入一个块中的记录 2.7.5BLOB 2.7.6列存储 2.7.7习题 2.8记录的修改 2.8.1插入 2.8.2删除 2.8.3修改 2.8.4习题 2.9小结 2.10参考文献 第3章索引结构 3.1索引结构基础 3.1.1顺序文件 3.1.2稠密索引 3.1.3稀疏索引 3.1.4多级索引 3.1.5辅助索引 3.1.6辅助索引的运用 3.1.7辅助索引中的间接 3.1.8文档检索和倒排索引 3.1.9习题 3.2B-树 3.2.1B-树的结构 3.2.2B-树的应用 3.2.3B-树的查找 3.2.4范围查询 3.2.5B-树的插入 3.2.6B-树的删除 3.2.7B-树的效率 3.2.8习题 3.3散列表 3.3.1辅存散列表 3.3.2散列表的插入 3.3.3散列表的删除 3.3.4散列表索引的效率 3.3.5可扩展散列表 3.3.6可扩展散列表的插入 3.3.7线性散列表 3.3.8线性散列表的插入 3.3.9习题 3.4多维索引 3.4.1多维索引的应用 3.4.2利用传统索引执行范围查询 3.4.3利用传统索引执行*近邻查询 3.4.4多维索引结构综述 3.5多维数据的散列结构 3.5.1网格文件 3.5.2网格文件的查找 3.5.3网格文件的插入 3.5.4网格文件的性能 3.5.5分段散列函数 3.5.6网格文件和分段散列的比较 3.5.7习题 3.6多维数据的树结构 3.6.1多键索引 3.6.2多键索引的性能 3.6.3kd-树 3.6.4kd-树的操作 3.6.5使kd-树适合辅助存储器 3.6.6四叉树 3.6.7R-树 3.6.8R-树的操作 3.6.9习题 3.7位图索引 3.7.1位图索引的动机 3.7.2压缩位图 3.7.3分段长度编码位向量的操作 3.7.4位图索引的管理 3.7.5习题 3.8小结 3.9参考文献 第4章查询执行 4.1物理查询计划操作符介绍 4.1.1扫描表 4.1.2扫描表时的排序 4.1.3物理操作符计算模型 4.1.4衡量代价的参数 4.1.5扫描操作符的I/O代价 4.1.6实现物理操作符的迭代器 4.2一趟算法 4.2.1一次单个元组操作的一趟算法 4.2.2整个关系的一元操作的一趟算法 4.2.3二元操作的一趟算法 4.2.4习题 4.3嵌套循环连接 4.3.1基于元组的嵌套循环连接 4.3.2基于元组的嵌套循环连接的迭代器 4.3.3基于块的嵌套循环连接算法 4.3.4嵌套循环连接的分析 4.3.5迄今为止的算法的总结 4.3.6习题 4.4基于排序的两趟算法 4.4.1两阶段多路归并排序 4.4.2利用排序去除重复 4.4.3利用排序进行分组和聚集 4.4.4基于排序的并算法 4.4.5基于排序的交和差算法 4.4.6基于排序的一个简单的连接算法 4.4.7简单的排序连接的分析 4.4.8一种更有效的基于排序的连接 4.4.9基于排序的算法的总结 4.4.10习题 4.5基于散列的两趟算法 4.5.1通过散列划分关系 4.5.2基于散列的消除重复算法 4.5.3基于散列的分组和聚集算法 4.5.4基于散列的并、交、差算法 4.5.5散列连接算法 4.5.6节省一些磁盘I/O 4.5.7基于散列的算法的总结 4.5.8习题 4.6基于索引的算法 4.6.1聚簇和非聚簇索引 4.6.2基于索引的选择 4.6.3使用索引的连接 4.6.4使用有序索引的连接 4.6.5习题 4.7缓冲区管理 4.7.1缓冲区管理结构 4.7.2缓冲区管理策略 4.7.3物理操作符选择和缓冲区管理的关系 4.7.4习题 4.8使用超过两趟的算法 4.8.1基于排序的多趟算法 4.8.2基于排序的多趟算法的性能 4.8.3基于散列的多趟算法 4.8.4基于散列的多趟算法的性能 4.8.5习题 4.9小结 4.10参考文献 第5章查询编译器 5.1语法分析和预处理 5.1.1语法分析与语法分析树 5.1.2SQL的一个简单子集的语法 5.1.3预处理器 5.1.4预处理涉及视图的查询 5.1.5习题 5.2用于改进查询计划的代数定律 5.2.1交换律与结合律 5.2.2涉及选择的定律 5.2.3下推选择 5.2.4涉及投影的定律 5.2.5有关连接与积的定律 5.2.6有关消除重复的定律 5.2.7涉及分组与聚集的定律 5.2.8习题 5.3从语法分析树到逻辑查询计划 5.3.1转换成关系代数 5.3.2从条件中去除子查询 5.3.3逻辑查询计划的改进 5.3.4可结合/可分配的运算符的分组 5.3.5习题 5.4运算代价的估计 5.4.1中间关系大小的估计 5.4.2投影运算大小的估计 5.4.3选择运算大小的估计 5.4.4连接运算大小的估计 5.4.5多连接属性的自然连接 5.4.6多个关系的连接 5.4.7其他运算大小的估计 5.4.8习题 5.5基于代价的计划选择介绍 5.5.1大小参数估计值的获取 5.5.2统计量的计算 5.5.3减少逻辑查询计划代价的启发式估计 5.5.4枚举物理计划的方法 5.5.5习题 5.6连接顺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