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运用实例来辅助阐述需求工程的各》[55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运用实例来辅助阐述需求工程的各

  • 出版社:互动创新图书专营店
  • 热度:4790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书名: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运用实例来辅助阐述需求工程的各个方面,并提供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检查表和指南)[图书]|3683783
 图书定价:  89元
 图书作者:  (德)Klaus Pohl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8/1 0:00:00
 ISBN号:  9787111382317
 开本:  16开
 页数:  520
 版次:  1-1
 内容简介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对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概念、方法、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覆盖了面向目标的需求工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工程、面向方案的需求工程以及需求抽取、文档化、协商、确认和管理等需求工程活动,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需求工程教科书。全书共分八部分,每一部分针对不同的主题展开论述,并在每一部分的开头对各章节内容分别加注“基础”和“高级”标记,方便读者学习。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运用实例来辅助阐述需求工程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检查表和指南,不仅适合用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工程及相关课程教学,而且还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和管理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基础与框架
第1章动机
1.1软件密集型系统
1.1.1实例: 嵌入式系统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
1.1.2开发软件密集型系统的挑战
1.2需求工程的重要性
1.2.1对于项目成功的影响
1.2.2需求中的缺陷: 一个实例
1.2.3需求缺陷导致高成本
1.3组织上下文中的需求工程
1.3.1与其他组织过程的相互关系
1.3.2与其他开发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2章需求
2.1术语“需求”
2.2需求类型
2.2.1功能性需求
2.2.2质量需求
2.2.3约束
2.3问题vs. 解决方案
2.3.1开发过程中的“做什么”和“怎么做”
2.3.2需求工程中的“做什么”与“怎么做”
2.3.3“做什么”和“怎么做”之间的交互
第3章持续的需求工程
3.1传统系统分析
3.2本质系统分析
3.2.1本质vs.对应物
3.2.2方法
3.2.3本质系统分析的优点
3.3作为早期开发阶段的需求工程
3.4系统分析及面向阶段需求工程的缺点
3.5需求工程是一个持续过程
第4章需求工程框架
4.1需求工程的目标: 在上下文中建立愿景
4.2框架概览
4.34个上下文刻面
4.3.14个上下文刻面间的关系
4.3.24个上下文刻面的使用
4.43个核心活动
4.4.1需求工程的3个维度
4.4.2核心活动
4.5两个横切活动
4.63种需求制品
4.6.1目标
4.6.2场景
4.6.3面向方案的需求
4.6.43种需求制品的使用
4.6.5本文中的“需求”
4.7全书概览
第二部分系统上下文
第5章系统和上下文边界
5.1术语“上下文”
5.2系统边界
5.3上下文边界
5.4描述上下文方面的必要性
第6章系统上下文的结构化组织
6.1结构化原则
6.24个上下文刻面和3类上下文方面
6.2.1需求来源
6.2.2上下文对象
6.2.3上下文对象的属性和关系
6.34个上下文刻面中的相关上下文方面
6.3.1主体刻面
6.3.2使用刻面
6.3.3IT系统刻面
6.3.4开发刻面
6.4上下文方面的不同角色
第二部分推荐文献
第三部分需 求 制 品
第三部分a目标
第7章目标导向基础
7.1动机
7.2术语“目标”
7.3AND/OR目标分解
7.4目标依赖
7.4.1目标之间的“需要”依赖
7.4.2目标之间的“支持”依赖
7.4.3目标之间的“阻碍”依赖
7.4.4目标之间的“冲突”依赖
7.4.5目标等价
7.5识别目标依赖
第8章描述目标
8.1目标描述模板
8.2目标描述的7个规则
8.3目标建模语言及方法
8.4使用AND/OR树和AND/OR图进行目标描述
8.4.1使用AND/OR树进行目标建模
8.4.2使用AND/OR图进行目标建模
8.4.3AND/OR图中附加的目标依赖
8.5i*
8.5.1i*框架中的建模元素
8.5.2策略依赖模型
8.5.3策略原理模型
8.6KAOS
8.6.1KAOS框架中的目标建模元素
8.6.2KAOS框架中的目标建模
8.6.3KAOS框架中的责任分配建模
8.7决定使用何种目标建模语言
第三部分a推荐文献
第三部分b场景
第9章场景基础
9.1场景作为中间层抽象
9.2场景作为一种将需求置于上下文中的手段
9.3为每个上下文刻面开发场景
第10章场景类型
10.1当前状态场景和期望状态场景
10.2正面和负面场景
10.3不当使用场景
10.4描述性、探索性和解释性场景
10.5实例和类型化场景
10.6系统内场景、交互场景和上下文场景
10.7主场景、可替换场景和例外场景
10.8用况:场景的分类
第11章描述场景
11.1叙述性场景
11.2结构化场景
11.2.1场景步骤的结构化描述
11.2.2场景参考模板
11.3用况描述模板
11.4场景描述的11条规则
11.5顺序图
11.6活动图
11.7用况图
11.8需求工程过程中不同场景类型的使用
第12章使用目标和场景的优势
12.1目标导向的优势
12.1.1对于文档化的帮助
12.1.2对于抽取的帮助
12.1.3对于协商的帮助
12.1.4对于确认的帮助
12.1.5对于管理的帮助
12.2使用场景的优势
12.2.1有助于文档化
12.2.2有助于需求抽取
12.2.3有助于协商
12.2.4有助于确认
12.2.5有助于管理
12.3将目标与场景相结合的好处
12.3.1目标发起对场景的定义
12.3.2目标对场景进行分类
12.3.3场景描述对目标的满足情况
12.3.4场景发起对目标的细化
第三部分b推荐文献
第三部分c面向方案的需求
第13章面向方案的需求基础
13.1解决方案的3种视图
13.2面向方案的需求、目标和场景
13.2.1主要区别
13.2.2主要联系
第14章面向方案需求的文档化
14.1数据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4.1.1增强的实体-关系模型
14.1.2类图
14.2功能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4.2.1数据流模型
14.2.2本质模型
14.3行为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4.3.1行为建模语言
14.3.2有限自动机
14.3.3Mealy和Moore自动机
14.3.4状态图
14.3.5状态机图
14.4在3种视图中描述质量需求
第15章3种视图的集成
15.1扩展后的示例
15.2视图之间的关系
15.3使用UML2集成
15.4使用SysML集成
15.4.1SysML图类型
15.4.2需求图
15.4.3使用需求图来关联各视图
第三部分c推荐文献
第四部分核 心 活 动
第四部分a文档化
第16章需求文档基础
16.1动机与目标
16.2文档化vs.规约
16.3需求制品的质量准则
16.4验收准则
16.4.1需求制品的验收准则
16.4.2系统的验收准则
第17章自然语言文档
17.1自然语言需求
17.2需求文档
17.2.1需求文档的类型
17.2.2要求汇总书
17.2.3责任汇总书
17.3需求文档的质量准则
17.4使用自然语言的优点和缺点
17.4.1使用自然语言的主要优点
17.4.2使用自然语言的主要缺点
17.5避免歧义的技术
17.5.1术语表
17.5.2语法需求模式
17.5.3受控语言
第18章组织自然语言需求
18.1需求文档的参考结构
18.1.1参考结构的优点
18.1.2IEEE 8301998标准的参考结构
18.2对需求定义属性
18.3需求属性
18.3.1标识属性(类型1)
18.3.2上下文关系(类型2)
18.3.3文档化方面(类型3)
18.3.4内容方面(类型4)
18.3.5协商方面(类型5)
18.3.6确认方面(类型6)
18.3.7管理方面(类型7)
18.4模板和信息模型
18.4.1基于模板的文档化
18.4.2基于信息模型的文档化
18.5建立文本需求视图
18.5.1在需求库基础上生成视图
18.5.2生成需求文档
第19章概念建模基础
19.1物理模型vs.概念模型
19.2模型属性
19.2.1消除无关细节
19.2.2定义附加属性
19.3概念模型的符号学
19.4概念模型的质量
19.5建模语言
19.5.1概念建模语言
19.5.2元建模
19.6模型的创建和解释
19.6.1模型创建
19.6.2模型解释
第20章基于模型的需求与文本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20.1需求模型
20.2需求模型与文本化需求的相互关系
20.3可追踪性元模型
20.4概念模型和文本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20.5技术实现
第四部分a推荐文献
第四部分b抽取
第21章需求抽取基础
21.1需求抽取的目标
21.2需求抽取的定义
21.3需求抽取中目标和场景的使用
21.4子活动:识别相关的需求来源
21.4.1识别潜在的需求来源
21.4.2选择相关的来源
21.5子活动:抽取现有的需求
21.5.1从涉众中抽取现有的需求
21.5.2从文档中抽取现有的需求
21.5.3从现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