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出版工程数据自治pdf下载pdf下载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数据自治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主要提供国之重器出版工程数据自治pdf下载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数据自治是复旦大学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基于团队多年研究提出的原创概念,是中国原创的数据开放共享方案和核心技术。
·数据自治不同于已有的“数据管理”等已有概念,更强调对数据的自主治理,代表着数据开放共享的未来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据自治开放这种新的数据开放共享模式的内涵及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数据治理体系、数据自治体系和模式、数据自治技术、数据盒与数据站、数据盒设计和应用开发等内容。数据自治开放模式是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企业及个人数据交易流通、国家数据主权实现的一种可行模式。本书观点新颖、技术创新,主要内容为作者原创科研成果,对数据开放共享模式和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大数据技术人员。本书也可以作为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朱扬勇 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大数据》期刊副主编,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国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首席科学家。2004年开始从事数据科学研究,2008年提出数据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2009年发表了数据科学论文《Data explosion, data nature and dataology》,并出版数据科学专著《数据学》。第462次香山科学会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的理论问题探索”的执行主席。《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丛书》主编,《大数据资源》主编,大数据科普图书《旖旎数据》作者,参与国家和地方多个大数据规划编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近期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数据真实性、数据财政、数据资产、数据自治与数据跨境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001

1.1 数据是什么 002

1.1.1 数据界 002

1.1.2 数据的属性 005

1.1.3 数据与物质 006

1.1.4 数据分类 007

1.2 数据的战略性 009

1.2.1 数据资源 009

1.2.2 数据资产 010

1.2.3 数据要素 012

1.2.4 数据能力 013

1.3 大数据 014

1.3.1 信息化与大数据 014

1.3.2 大数据定义 015

1.3.3 数据产业 018

1.3.4 数据生态 019

1.4 数据自治概述 020

1.4.1 数据流通 020

1.4.2 数据权属 022

1.4.3 数据治理 023

1.4.4 数据自治 024

1.5 小结 025

参考文献 026

第2章 数据治理 027

2.1 数据治理概述 028

2.1.1 数字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028

2.1.2 数据治理价值 031

2.1.3 数据治理定义及内涵 035

2.2 数据治理体系 038

2.2.1 国家数据治理 039

2.2.2 政府数据治理 047

2.2.3 企业数据治理 049

2.3 数据治理实施 052

2.3.1 数据治理框架 052

2.3.2 面向行业的数据治理实施 055

2.3.3 数据治理实施案例分析 058

2.4 数据治理应用与发展 060

2.4.1 数据治理的应用 060

2.4.2 数据治理的发展:数据自治 063

2.5 小结 064

参考文献 064

第3章 数据权 067

3.1 关于数据的活动 068

3.1.1 数据生产再生产 068

3.1.2 数据出版 070

3.1.3 数据使用和数据服务 072

3.1.4 数据交易 073

3.1.5 数据科学研究 074

3.2 数据的权利 074

3.2.1 数据生产权 075

3.2.2 数据所有权 075

3.2.3 数据使用权 076

3.2.4 数据交易权 077

3.3 个人数据权 078

3.3.1 数据身 078

3.3.2 GDPR个人数据权 080

3.3.3 肖像数据权 080

3.3.4 隐私数据权 081

3.3.5 被遗忘权 082

3.4 数据主权 082

3.4.1 国家数据安全 083

3.4.2 数据跨境流动 084

3.4.3 数据本地化 085

3.4.4 数据主权的发展趋势 086

3.5 小结 087

参考文献 088

第4章 数据开放与共享 091

4.1 开放数据运动 092

4.1.1 开放数据的发展背景 092

4.1.2 开放政府数据 093

4.2 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数据开放现状 095

4.2.1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 095

4.2.2 其他国家的政府数据开放 099

4.2.3 国际组织的数据开放 103

4.3 科学数据共享 106

4.3.1 科学数据共享的背景及意义 106

4.3.2 科学数据共享的机制与方法 107

4.3.3 科学数据共享状况 108

4.4 数据共享联盟 112

4.4.1 国际科学理事会 112

4.4.2 世界数据系统 113

4.4.3 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 114

4.4.4 研究数据联盟 115

4.5 小结 115

参考文献 116

第5章 数据自治体系 119

5.1 为什么要数据自治 120

5.1.1 数据资源开放与稀缺性的矛盾 121

5.1.2 现有数据资源管理模式 122

5.1.3 现有数据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24

5.2 数据自治开放模式 125

5.2.1 数据自治的定义 125

5.2.2 数据自治的研究内容 126

5.2.3 数据自治的关键技术 127

5.3 推进我国数据自治开放的若干建议 131

5.3.1 我国数据自治开放具备的优势 131

5.3.2 数据自治开放的国际实践与经验 132

5.3.3 推进我国数据自治开放 135

5.4 小结 136

参考文献 136

第6章 数据自治开放技术 139

6.1 数据盒模型 140

6.1.1 数据盒的基本要素 141

6.1.2 数据权益保护机制 144

6.1.3 数据防泄露机制 144

6.1.4 数据盒的计量与定价 145

6.1.5 面向数据盒的数据自治开放系统架构 145

6.2 数据权属标识 148

6.2.1 数据盒交付记录上链 148

6.2.2 数据确权与追溯 149

6.2.3 数据权属方的防篡改 150

6.3 数据使用软件标准 151

6.3.1 数据保护需求 152

6.3.2 数据使用需求 153

6.3.3 数据盒应用编程接口 155

6.3.4 数据自治开放的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 157

6.3.5 数据使用软件的开发过程 158

6.4 数据访问行为管控 161

6.4.1 数据拼图 161

6.4.2 数据访问行为建模 161

6.4.3 数据访问行为的分析与管控方法 163

6.5 数据使用审计 166

6.5.1 数据使用审计的目的 166

6.5.2 数据使用软件声称的数据使用目的 166

6.5.3 数据使用软件使用数据的证据收集 167

6.5.4 数据审计结论 167

6.6 小结 167

参考文献 168

第7章 数据站系统 169

7.1 数据站的基本组成 170

7.2 数据盒管理 171

7.2.1 数据灌装子系统 172

7.2.2 数据盒货架子系统 173

7.2.3 数据盒采购子系统 174

7.3 数据盒虚拟化 175

7.4 数据站承载力评估 177

7.5 数据站原型系统 178

7.5.1 数据灌装子系统的实现 179

7.5.2 数据盒货架与采购子系统的实现 191

7.5.3 数据盒应用客户端的实现 192

7.6 小结 196

参考文献 196

第8章 数据盒流通 197

8.1 数据盒用户绑定 198

8.1.1 数据盒流通参与用户 198

8.1.2 数据盒流通流程 199

8.1.3 数据盒用户信息绑定 200

8.2 区块链交易记录 200

8.2.1 区块链技术的选择 200

8.2.2 区块链共识算法比较 201

8.2.3 数据盒流通的共识与数据存储 208

8.3 数据盒使用密钥 209

8.3.1 密码学基础 209

8.3.2 数据盒流通的安全属性 217

8.3.3 数据盒流通威胁分析 218

8.3.4 数据盒安全流通协议 218

8.4 数据盒自毁装置 220

8.5 小结 221

参考文献 221

第9章 数据盒设计技术 223

9.1 数据盒逻辑组织模型及构建 224

9.1.1 基于领域本体的数据盒逻辑组织模型 224

9.1.2 基于领域本体的逻辑组织模型构建流程 226

9.2 业务数据划分 235

9.2.1 业务数据特征选取与划分准则 235

9.2.2 业务数据划分方法 236

9.3 数据盒安全规则生成 244

9.3.1 安全规则接口整体框架 245

9.3.2 安全规则的结构设计 246

9.3.3 安全规则创建流程 248

9.4 小结 258

参考文献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