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数据库设计技术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从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开始,到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以及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如果说第2章学的是数据库设计理论,那么本章介绍的是这些理论的应用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了解和掌握下列内容:
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需求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掌握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方法,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理解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方法。
3.1数据库设计概述
在应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针对给定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然后基于该模式创建相应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得形成的数据库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各种数据存储和管理任务,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而这个过程就是数据库设计。
一般地,数据库设计是指在现有的应用环境下,从建立问题的概念模型开始,逐步建立和优化问题的逻辑模型,最后建立其高效的物理模型,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收集、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简单而言,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本章介绍的数据库设计主要是针对数据库本身的设计,较少涉及应用系统的设计。
图3.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最终目的归结为两点: (1)满足用户的需求; (2)简化应用程序的编程设计,实现系统协同、高效的开发,减少开发成本。从过程看,数据库设计主要分为6个步骤: 系统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系统运行和维护,各步骤的先后关系如图3.1所示。其中,对每个步骤,如果设计结果不满足要求,都可以返回前面的任一步骤,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由于实际问题的时空复杂性,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加上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制约,使得数据库设计变得异常复杂。一般来说,数据库设计不是“一次到位”,而是“认识—设计—纠正—认识”的一种反复并逐步求精的过程。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人们还是总结了数据库设计有关理论和方法,形成数据库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实际的数据库设计提供理论和经验参考。
3.2需 求 分 析
需求分析是了解用户需求,然后明确用户需求,最后形成需要文字表达(需求分析说明书)的一个过程。需求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一份有效的需求分析说明书。本节将从系统调研方法、需求分析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以及数据字典的形成等方面来阐述需求分析的过程。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于SQL Server 2014第3章数据库设计技术〖3〗〖3〗3.2.1系统调研过程
系统调研也称项目调研,即把系统开发当作项目来运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接触用户,以了解并最终明确用户的实际需求。这个过程是一个系统分析人员理解和掌握用户业务流程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与用户进行沟通和磋商的过程。系统调研方法比较灵活,因人和系统而异,但大致的调研过程基本一样,可以分为3个步骤来完成。
(1) 充分了解项目背景以及开发的目的。
(2) 深入用户单位(指使用该系统的机构和组织)进行调查,包括了解单位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了解各部门的职责和功能。然后从数据流的角度分析各个部分的特性以及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各部门的输入(输出)数据及其格式是什么,这些数据来自哪里、去向何方等,并作相应的记录。
这个步骤是调查的重点,而且难度比较大,难点在于如何建立与用户理性沟通的渠道。因为用户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般都具有不同的技术背景,所以经常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用户认为已经说清楚的东西,而分析人员也许对之还不理解,或者用户提出的要求过高,超出了计算机能够处理的范围等。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分析人员需要不断地询问或说明,可能导致用户厌倦。因此,在进行这项调查前,分析人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拟好调查方案、设计合理而简洁的调查表等。
下面给出了一种调查方法,供读者参考和选用。
……